一次性紙杯國標
一次性紙杯新國標:杯口杯底不印圖案 禁用熒光增白劑
杯口杯底不印圖案
禁用熒光增白劑.
一次性紙杯的國家標準(GB/T27590)從不少方面都提高了紙杯的安全性。
一次性紙杯新國標
感官指標:新標準首次提出杯口距杯身15mm內、杯底距杯身10mm內不應有印刷圖案。此外,紙杯杯口及杯底不應凹陷、起皺。淋膜層、上蠟層應均勻,且杯身應清潔無異物。紙杯印刷圖案應輪廓清晰、色澤均勻、無明顯色斑。李致平解釋,首次規定杯口及杯底不印刷圖案,就是為避免印刷油墨被人體吸入,或沾到其他杯子的內膜。
原材料:一次性紙杯不應使用回收性原材料制作,使用添加劑時應符合GB9685的規定,不得人為添加熒光增白劑。李致平說,新標準從原材料和添加劑使用兩個方面,堵住了熒光增白劑,使一次性紙杯更安全。
衛生指標:重金屬、熒光性物質、脫色試驗和微生物指標應符合要求。新標準的微生物指標更加嚴格,將致病性病菌的限制范圍擴大。在舊的行業標準中,致病菌特指沙門氏菌、志賀氏菌、金黃色葡萄酒菌和溶血性鏈球菌。而新國標則要求腸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全部不得檢出。
一次性紙杯新國標提示:
新國標不能強制執行
在新的國標出臺之前,紙杯市場沿用的舊標準大多是行業標準QB2294,舊標準沒有規定紙杯不能用回收材料,也沒規定杯口和杯身不印圖案
。新的國標出臺后,作為國家性的標準,可以引導市場按照新標準去生產,促使一次性紙杯的質量提升。“但新的國標只是推薦性標準,即推薦企業按照此標準生產,卻不能強制性要求企業一定遵循。”
因此,建議消費者在使用一次性紙杯時,盡量選擇使用達到國家標準的產品,這樣更安全,而且也能用消費行為引導市場,促使企業執行更健康和安全的標準,促進一次性紙杯的優勝劣汰。
一次性紙杯新國標
貼士:
選紙杯擦亮雙眼
購買一次性紙杯時,有一個被廣泛推薦的方法“一聞二捏三看”。由于消費者無法知道一次性紙杯出產的“幕后背景”,更多只能從感官上判斷紙杯的優劣。一是聞紙杯有無異味,特別注意有否聞到油墨的刺鼻味;二是輕捏一下紙杯,如果是優質紙杯則比較硬,有一定回彈性,而劣質紙杯捏了之后比較軟,沒有回彈性,還容易捏扁;三是看外包裝,留意產品信息是否齊全,如生產企業信息、生產許可證標志及編號、生產日期及保質期、儲存及使用條件等。同時還要留意紙杯是否按照新國標生產,盡量選擇標明GB/T27590標準的產品。